【修齐讲堂】汪涌豪、董伯韬:打开果核,悟世以道(预告)

“修身”、“齐家”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闵行区创设“修齐讲堂”,旨在丰富市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内涵。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专业化服务、品牌化建设,把“修齐讲堂”打造成为市民修身齐家、睦邻友善的道德文化新空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新平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载体。

“修齐讲堂”是新时期闵行区着力打造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通过努力办好闵行市民家门口的讲堂,着力打通先进思想和道德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文化名人、专家学者等受邀走进“修齐讲堂”,以家风家训温润人心,以旧学新知启迪大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诠释文明。那么,接下来即将来到我们“修齐讲堂”的又是哪位讲述者?是在何时何地开讲呢?为你揭晓

 

活动预告 

 

【讲述内容】《打开果核,悟世以道》
【讲述者】汪涌豪、董伯韬

【讲述时间】9月15日(周六)19:00

【讲述地点】光的空间·新华书店(吴中路1588号爱琴海购物公园7楼)

 

 

讲述者简介 

汪涌豪,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兼及传统哲学、史学与当代文化批评。著作有《言说的立场》等17种,主编有《中国诗学》等5种。曾多次获教育部和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中国图书奖,以及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奖。2004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董伯韬,译者,策划人。“述往”书系及“中国比较文学名家经典文库”策划人,“北极光”诗系主编。译有《身为作者》《叶芝诗集》《劳伦斯诗集》《作家笔记》《美与不可思议的事》及译自西班牙语的《玛雅:美丽的语言》等十余种;著有《济慈诗精读》(将出)及英译唐诗集《悠远唐音》。

讲述内容 

捷克著名作家卡夫卡曾经深入地、长时间地研究道家学说,他把老子的格言形容为坚硬的核桃,他陶醉于其中,但“它们的核心,却对我依然紧闭”。今时今日,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老子其人其言?这颗“核桃”向你敞开了吗?或者,你是它乐意敞开的那个人吗?9月15日晚,复旦大学教授、《老子百句》作者汪涌豪,以及该书策划人、翻译家董伯韬将带我们一起走入老子的哲学世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