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齐讲堂】谈旗袍盘扣里的中华传统文化

讲述人:倪洁
 1975年出生于上海,心灵手巧的她天生就是喜欢做女红。1991~1995年,于上海老字号“朋街”进行旗袍设计制作;2008年,创立个人工作室“绿间”,设计制作旗袍与汉服;2014年,被沪上知名服装设计工作室“diamond jasmine”聘任为艺术设计总监。曾与卢湾区妇联合作,开展汉服课堂;与松江区“爱心依救”公益组织合作,通过将废旧衣服变废为宝,进行汉服公益宣传;为复旦大学视觉传媒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等学校,教授汉服基础知识。

谈旗袍盘扣里的中华传统文化
7月31日, 江川街道“修齐讲堂”来到合生邻里中心,特邀沪上知名手工艺达人倪洁老师,为江川居民们带来旗袍盘扣里的中华传统文化。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盘扣,也称为盘纽,盘扣由古代中国汉族所发明,在汉服中广泛使用,江西德安的南宋墓中出土的印金罗襟折枝花纹罗衫(褙子)就以盘扣系结。盘扣最初常用只出现于女装常服。盘花扣是古老中国结的一种。我国清代用盘扣来束缚宽松的衣服,用布条盘织成各种花样,称为盘花。盘花的题材都选取具有浓郁民族情趣和吉祥意义的图案。盘扣的花式种类丰富,有模仿动植物的菊花盘扣、梅花扣、金鱼扣、盘结成文字的吉字扣、寿字扣、囍字扣等。也有几何图形的,如一字扣、波形扣、三角形扣等。盘花分裂两边,有对称的,有不对称的。
盘花扣的作用随着中国服饰的演化而逐渐改变,它不仅仅有连接衣襟的功能,更是成为装饰服装的点睛之笔,生动地表现出服饰重意蕴、重内涵、重主题的装饰趣味。
现场互动环节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