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齐讲堂】走进“光的空间”,走入老子的哲学世界
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兼及传统哲学、史学与当代文化批评。著作有《言说的立场》等17种,主编有《中国诗学》等5种。曾多次获教育部和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中国图书奖,以及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奖。2004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译有《身为作者》《叶芝诗集》《劳伦斯诗集》《作家笔记》《美与不可思议的事》及译自西班牙语的《玛雅:美丽的语言》等十余种;著有《济慈诗精读》(将出)及英译唐诗集《悠远唐音》。
传统文化与领导智慧
近日,虹桥镇主办、上海西区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修齐讲堂走进“光的空间·新华书店”,邀请复旦大学教授、《老子百句》作者汪涌豪,以及该书策划人、翻译家董伯韬带我们一起走入老子的哲学世界。
董伯韬讲到老子是东方哲人,他的内涵他的真义,似乎是核桃壳里的果仁,要打开才能了解他。老子似乎不是给我们指示一条多么平常平顺的道路,而是让我们如何去面对这个世界当中更多的困难。当你能够平顺的面对它的时候,人生才有可能真正的绽放。
汪涌豪教授首先阐释了讲座主旨的含义,作为现代人要从前人当中汲取智慧,我们需要让它敞开,所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打开果核。如今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可操作性,格式化的喜怒哀乐,一样的梦想,一样的装修打扮,导致这个世界越来越雷同。所以做自己学问的时候,乃至于都老子、庄子的时候,总希望在打开果核时,发现里面有自己的东西。
老子和庄子存在很大的区别
庄子讲得浪漫,讲得透彻,讲得汪洋自肆,而老子沉稳、凝实,少言,但是每一句话富有多重性的意思,埋设在语言的表面之后,你可以不断地玩味,不断地咀嚼,而且随着你年龄的增加,你会越来越咀嚼得出里面的味道。这就是老子和庄子的不同,一个是青俊之才浪漫之源,一个是老成之人的深刻箴言。
通过举例讲述了儒家和道家的不同之处
圣人经世之书,而《老子》救世之书也
最后,汪涌豪感谢聆听的读者,在上海这座城市,越来越多的人静下来,倾听自己的内心的声音。当自己的内心的声音越来越微弱的时候,希望用别人作为光源,作为语言,来壮大自己,作为解除寂寞的通道,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种想法,他的心灵世界会变得越来越广阔,千万不要放弃这样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