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笙品论语丨修己安人

原典
——选自《论语·宪问篇》
子路问:“君子是怎样做人做事的?”
孔子答:“修己以敬。君子以敬慎之心修养自己。”
子路觉得有点简单了,君子修身只要做到“敬”就可以了吗?
孔子接着答:“修己以安人。君子修养好自己,使近在身边的人安乐。”
子路想了想,觉得还是简单,君子之道只是修养好自己使身边的人安乐吗?
孔子接着答:“修己以安百姓。君子修养好自己,使天下人都能安居乐业。这个境界,连尧舜这样的圣王都担心做不到,你可别认为简单呀。”
子路三问,孔子三答。从“修己”到“修己安人”到“修己安天下”,君子之道缓缓展开,影响范围逐渐扩大,不变的是,都少不了“修身”。
修己以敬,关键在一“敬”字,用“敬”的态度修养自己的身心,视、听、言、动无不“敬”。
修己安人,修己的目标是“安人”,使近在身边的亲人、朋友安乐。子路为人,车马衣裘与朋友共,基本接近“安人”的境界,故不以此为难。
修己安百姓,则是君子之道的远方,“安百姓”包含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如此境界,尧舜这样的圣王也不能完全达到。
子路渴望知晓君子之道的宏大深远,孔子的回答却始终不离“修己”。“修己”是起点,“安人”、“安百姓”是远景。孔子强调不要忘了入手处和用力点,一切的一切,都从“修己”开始。如何“修”呢?在一“敬”字,以诚敬之心对己对人,对事对物。
君子之道,从修养自身开始,影响身边的人,影响所有的人……

闵行区文联作协成员
《品论语》专栏作者
《水墨动画古诗词鉴赏专辑》撰稿人
《与圣贤对话》系列 主讲人
经典文化推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