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笙品论语丨弦歌之声

本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文化的初心,我们有志于在古老文化和现代生活之间架起桥梁,采用符合时代精神的创新方式,以轻松、有趣、有用为宗旨传播文化,使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更能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和生命中去。

 

原典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选自《论语·阳货篇》

译文

孔子一行进入鲁国的武城,耳边传来琴瑟歌咏之声。孔子微微笑道:“杀鸡哪里需要用牛刀呢?”陪侍一旁的子游回答:“以前我常听老师说‘王公大夫学习礼乐,则懂得爱人;寻常百姓学习礼乐,则容易管理。”孔子环顾众弟子说:“诸位,子游说的很对,我前面说的是玩笑话。”

品读

这次出场的弟子是“孔门十哲”之一的子游,文学科的高材生。

这一章,发生在子游担任武城行政长官期间,孔子和弟子们到达武城,就所见所闻发生的一段对话,师生二人高来高去,想要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先要厘清文中的几个比喻。

弦歌之声,奏乐歌咏的声音。这里指子游在武城,以诗书礼乐,教化百姓。

“割鸡焉用牛刀”,“割鸡”喻指治理武城这样的小地方;“牛刀”喻指礼乐大道。礼乐是古代圣王用以治国的法宝,“礼”主秩序,规范人外在的行为;“乐”主和谐,协调人内在的情志。礼乐之道,兼顾人之内外,实现有序和谐。

孔子戏言:“治理武城这样的小地方,哪里用得着礼乐大道。”

子游搬出老师在课堂上讲的话“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我这正是遵照老师昔日的教诲。此处的“君子”、“小人”不是指品德,而是指地位。“君子”指在上位的王公大夫,具有管理职能的人;“小人”指在下位的普通百姓,具体执行操作的人。

“君子”学道则爱护百姓,有仁爱之心;“小人”学道则易于管理,有敬顺之心。

“道”是什么?自然是礼乐之道。

武城,是子游实践礼乐之道的“试验田”。孔子 “割鸡焉用牛刀”之喻,既喜子游能躬行实践,又叹礼乐大道仅行于小邑,未免大材小用。

子游的回答,让孔子意识到,“牛刀”之喻,有可能引起误解,故尔正告各位随从弟子,子游说的是对的,君子小人都当学道,大城小邑都当行道,礼乐之道何可废也!

作者介绍

嘉笙

闵行区文联作协成员

《品论语》专栏作者

《水墨动画古诗词鉴赏专辑》撰稿人

《与圣贤对话》系列 主讲人

经典文化推广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