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翰文澜——烟云堂尚友尺牍雅集”移师古美艺术中心
由知名书画家萧海春策划的“尺翰文澜—烟云堂尚友尺牍雅集”近日在古美艺术中心一楼朵云轩古美展厅展出。展览共展出知名书画萧海春与其友人、学生的尺牍及手迹作品四十余幅,均为小幅作品,见出性情与学养。参展者包括陈燮君、沃兴华、王谷夫、陈琪、潘善助、朱忠民、陈志雄、张伟麟、吴林田、俞丰、顾村言、邵仄炯、王客、张舒、邱贺。
萧海春
萧海春认为,书法要回到本体,首先要回到小,而不是回到大。这个展览的意义是回到了书法的本身,让人看到书法可以小中见大。“王羲之就是尺牍书体的圣手巨擘,如丧乱、奉橘快雪、初月、姨母、十七帖等都是书信体的经典,王氏的行草新体与他书写的内容相契,因为友朋亲族所书的短笺、便条都率性随意,体现着书信体的洒脱之自由。”
在纸张发明之前,古人把竹木或帛,制成细长的版面,用以书写信札,其规格多长一尺左右,故有“尺牍”之称。从前文人间通信频繁,一通手札,一片心情;一页笺纸,一张面孔。在这些手札中,既读到了优美的文辞,典雅的书法,也看到文人的风雅,读书人的情怀。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现在通讯便利,任何消息都能瞬间传遍全球,写信几乎成为久远的往事,然而,书法仍在,尺翰所承载的文化也仍在,比如此次“尺翰文澜”展。正如参展者、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所言:这其实是以尺翰的名义向经典致敬,以尺翰的名义对笔墨进行探索,也是以尺翰雅集开“尚友”之风气。
陈燮君
“尺翰文澜——烟云堂尚友尺牍雅集”在上海朵云轩的首展就曾引起热烈反响。本次移师到闵行,期待给更多书法爱好者带来丰富的内涵。
你有多久没有提起笔,给自己的亲朋至爱写一封信,诉诉衷肠了?来古美艺术中心赏“尺翰文澜”展,以尺牍的形式来书写那份曾被经典感动过的热情。
本次展览由上海朵云轩主办,古美艺术中心承办,展期自即日起至1月17日。
部分参展作品
展览地点
古美艺术中心一楼 朵云轩古美展厅 顾戴路205号
开馆时间
周二至周日上午9:00~下午4:00,周一闭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