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回顾︱“白描精神——纪念贺友直先生中国人物画展”——古美艺术中心

6月5日,“白描精神——纪念贺友直先生中国人物画展”开幕式和座谈会在上海古美艺术中心成功举办。2021年是一代连环画大家贺友直(1922年-2016年)辞世五周年,也是贺友直先生的一百虚岁诞辰。在贺友直先生的连环画中,人们所看到的不仅只是一幅幅风俗画,更可以藉此追寻一个已经逝去的时代,可谓几代人的集体“文化记忆”。


贺友直夫人谢慧剑签到现场

92岁的贺友直夫人谢慧剑在展览现场说:“贺友直生前一直念念不忘白描艺术的传承,这个展览通过各个年龄段作品的展示,最小的十岁,让人看到了白描艺术的传承。”


91岁的薛邃专门为此次展览创作了八幅高士人物画作《雅趣图》。


此次展览的艺术总监、知名画家,也是贺友直的至交谢春彦说:“贺友直先生是我非常尊敬的老师,我曾经提过两点建议,其中一条建议就是把研究贺友直和他的艺术作为一个长期的学术作业和艺术研读。目前,我们对贺友直先生的研究和他的艺术造诣来比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的白描可以推到很早,白描是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比如说《朝阳沟》,贺老认为比《山乡巨变》画得好,我有时候看《朝阳沟》,单线白描,但却画出了北京远郊山区中早上山谷里的日出,连露水的感觉都画出来了,这是他的发展和创造,贺友直先生是永远存在我们心里,可以说“他从民间来”,却以白描的形式,为我们这个时代近一百年来的社会变迁做了功不可没的记录。”


知名画家萧海春回忆了对贺友直先生的印象,他说,中国传统艺术中,白描有着巨大的表现力,“一根线从开始到结束一直是绵延不断,贺老白描艺术有着极高的高度,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当下的艺术界非常缺少贺老这样的精神。”


上海师大美术学院教授邵琦在发言中说,白描的线条虽然只有一根,但其背后相当于隐藏了9999根线条,这一根线条是提纯的智慧,也是挑战,白描见证着中国文化的精神。


此次展览的策划人江砚在序言中说,“五四以降,西风东渐,新画派、新材料、新技法,扑面而来,目不睱接,所谓‘目迷五色’,坚守白描的大师,百多年来,就只有贺老一位了。艺术,是不妨多元的,求新图变,是天性,亦是正途。今天,我们用这样一个展览来纪念贺老、学习贺老,白描技法只是形式,其内核,是对待艺术的这一份清澈澄明。”参展者顾村言说,十多年前曾应贺友直先生之邀随他到他的家乡宁波去过,贺老的朴素、乡情让人感动,后来与贺老也曾有过一次长谈,“贺老艺术的白描高度与平民性互为表里,与真诚、朴素、干净、通透、独立,也是互为表里的。”


闵行区古美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张晓玲说,贺友直先生的《山乡巨变》反映的是湖南山乡的变化,她是湖南人,读来尤其亲切,将把这样的展览在社区进行推广,让更多的观众理解白描精神。

研讨会在开幕式后举办。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郑辛遥在现场回忆了当年与贺友直先生的交往,他说:“贺老是一位画画认真、性格率真、为人本真的画家。”郑辛遥还就参展画家的白描作品谈了自己的观感。


贺友直之子贺治平在参观展览后也回忆到,父亲从小教我画画,大部分时间就趴在桌子画,“他从未想过为钱画画,他说他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画好连环画。”


上海西区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张建华总经理表示,贺友直先生的艺术影响了几代人,此次展览有着较大的学术意义,他们正在策划把这样的展览带到贺友直先生的家乡。


与贺友直先生交往极深的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丁和说,贺友直先生的白描精神在生活中也有体现,“他为人之风格也确如他笔下主要的形式白描,一根墨线儿到底,是把复杂事件简单做。”


季平、朱刚等画家表示,白描的线条是有感情的,得用心情用爱,“白描是一种态度,本质上更是一种精神。”

展览信息

参展者
贺友直、薛邃、谢春彦、王震坤、季平、陈九、朱刚、顾村言、徐旭峰、陈尚隆、顾千一

艺术总监
谢春彦、陈九

策划
李天扬、顾村言

展览时间
6月5日~6月30日

展览地址
闵行区顾戴路205号古美艺术中心
一楼朵云轩展厅

指导单位
闵行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
中国戏曲人物画研究会
古美艺术中心

承办单位
上海西区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