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视角丨王琪森:从“何谓海派”到“何止海派”

中华艺术宫《历史的星辰——近现代海派书法大展》现场  资料图片

 

王琪森

 

海派书法家群体的形成,标志着上海在真正意义上拥有了职业书法家,并以一个流派的形态“亮相”,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

 

通过对海派书法的“代际”梳理,可以系统地看到海派书法在历史进程中的演变和发展,可以鲜明地感受到其独树一帜的特征与风格,在三代海派书法家的艺术风格“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认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群体风格打造和流派艺术创造

在汉文化圈中,书法所具有的文化人格、精神内涵、审美情致,是东方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经典体现,而近现代海派书法的百年发展历程正是对此的历史传承与笔墨演绎。诚如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馆长陈翔所言,海派艺术“既是上海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产物,也是现代都市文明的构建者”。这段时间以来,从中华艺术宫推出的“何谓海派”艺术系列大展,到海派艺术馆举办的“何止海派”近现代海派书画发展史陈列展,一系列呈现近现代海派艺术发展与成就的展览,梳理了海派艺术跨越了两个世纪的发展脉络,回眸了属于它的百年风云,也勾勒出它在这个时代的样貌与价值。

 

而从“何谓海派”到“何止海派”,展览名就透露出关于海派艺术历史发展与未来趋势的诸多信息,值得细细探究。

1
崛起与鼎盛

今年7月,由中华艺术宫、上海中国画院、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何谓海派”系列展之《历史的星辰——近现代海派书法大展》开幕,本次大展是第一次对海派书法进行系统、整体、宏观呈现,对海派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的作用、地位、影响予以实证性诠释,聚焦书法领域对“何以中国”“何谓海派”“何止海派”等文化命题进行解读。

作为此展策展人,我尝试在时空维度上解读海派书法的流派构成与人文风采,从艺术形态上凸现海派书法的境界与影响,并解析海派书法在上海城市文化中的作为与意义。

海派书法发端于上海开埠、崛起于清末民初。当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上海,为来自各地(主要是苏浙)的书法家们展示了一片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新天地,从而涌现了以杨守敬、赵之谦、吴昌硕、虚谷、高邕、蒲华等为代表的早期海派书法家。他们以其高昂的笔墨创造力、勃发的审美认知力和强大的艺术包容性,表现了一种开放的书学意识、先进的创作理念,形成了一个书法流派群体。海派书法家群体的形成,标志着上海在真正意义上拥有了职业书法家,并以一个流派的形态“亮相”,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

海派书法是一种在社会转型、政治变革、都市发展等综合因素下的发展。在东西方文明交汇的上海涌现并崛起的海派书法家,他们已不是传统文化环境中的文人书家,烟云供养,雅兴挥毫,而需在新兴城市空间中接受市场严峻的选择与受众挑剔的取舍。当时的上海成为全国书法艺术群雄逐鹿之地,海派职业书法家们“润笔皆有仿帖(价目表)”,书苑名家林立,笔墨争奇,具有艺术人才的领先优势和艺术创作的雄厚实力。可以说,上海文化的兴盛、经济的发达,孕育并促成了海派书法家群体的诞生,而海派书法创作的兴盛,又提升了这座城市的人文环境。

海派书法是何时出现鼎盛期的?这就要提及一个失落已久的“1912年现象”。展览首次揭示了海派书法鼎盛的历史成因与“1912年现象”紧密相连。“1912年现象”指的是,1912年前后,随着吴昌硕、陈宝琛、陈三立、沈曾植、李瑞清、曾熙、康有为等的到来,上海形成了一个由名人大家组成的碑学书法群体。他们形成了中国近现代书法史上的一个高端群体,也使海派书法的创作实力、文化层次、艺术品位、笔墨风格及社会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开创了海派书法的鼎盛期。更重要的是,这个群体培养了于右任、马一浮、刘海粟、徐悲鸿、沙孟海、潘天寿、陈师增、王个簃、钱瘦铁、王蘧常等名家,他们是中国艺术天空里的灿烂群星。

 

 

2

特征与风格

对一个艺术流派或笔墨群体的认知界定与评析研究,需要做社会形态、历史背景、从艺方式、成员构成及风格确立的综合考察。

 

从文艺社会学意义上来看,艺术流派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及人文形态,只有在体现其包含的人的社会活动及审美创作的系统中,才能实现价值的转换。像海派书法这样一个近现代大型艺术流派的形成,绝非个别人的主观随意性选择所能决定。因此,这种群体性的艺术取向、社会性的审美认知和高迈性的笔墨追求,构成了海派书法的整体特征与风格。

海派书法之所以能够引领近现代中国书法艺术并输出风格样式,是与该流派成员群体的组合、创作的实力、整体的造诣及影响的覆盖分不开的。海派书法家的群体构成和创作形态,是很有时代特色和艺术特点的。纵观中国美术发展史,历朝历代大都有大师的出现,但多为个别或几个杰出代表领袖群伦。如明代以董其昌为领袖的华亭书画派,清代以金农、郑板桥为代表的“扬州八怪”书画派等。而海派书法家是以群体性、集团性的大师阵容出现,成员均卓有建树、影响深远,这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对于艺术流派史的探寻或研究,重在发现其发展过程中的转折契机或引起变革的原因。如美国艺术史家温尼·海德·米奈在《艺术史的历史》中所言:“什么是艺术史,它从哪里来,它的背景是由怎样的思想、制度和实践所写成的。”第一代海派书法家群体的崛起,对应了清末的碑学运动,并代表了碑学书法的最高成就,由此奠定了书风的基石。他们推崇碑学,高扬起金石精神的大旗,丰富了海派书法的表现力、造型感与风骨性,铸造了雄健峻美、大气磅礴的海派书风,最终奠定了海派书法“正大气象”的笔墨底蕴、形质构成与书学谱系。

第二代海派书法家群体的崛起,以沈尹默、潘伯鹰、白蕉、谢稚柳等为主,他们奉帖为宗、兼取碑法、力追晋唐,展现了典雅秀逸、精致雍容、意境丰赡的崭新书风。他们大都是学者、教授、画家等,能够“帖中融碑”而独出机杼,“博涉多优”而兼蓄众美,使海派书法改变了帖学自清中期以来的式微局面,展示出令人瞩目的亮丽风格与璀璨笔墨。

如何传承延续、怎样发展开拓,是放在第三代海派书法家群体面前的笔墨抉择与时代课题。由胡问遂、赵冷月、周慧珺等组成的第三代海派书法家群体的书法帖碑相融、多元相参、上下取法、与时俱进。他们成功打通了碑学与帖学的疆界,碑帖兼容,激发了笔墨的表现力,拥有了风格的锻造力与群体的创造力,展现了气势遒劲郁勃、线条畅逸隽美、书风格古韵新的“帖学碑韵”新风貌。

 

海派书法历史悠久,早在19世纪中叶伴随着上海开埠而兴起,在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通过对海派书法的“代际”梳理,可以系统地看到海派书法在历史进程中的演变和发展,可以鲜明地感受到其独树一帜的特征与风格,在三代海派书法家的艺术风格“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认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群体风格打造和流派艺术创造。

 

3

价值与趋势

 

“海派最早如何发祥,今天的海派如何呈现?”在酝酿“何谓海派”系列展时,陈翔馆长的思路是,“重点不在于展什么作品,而是原原本本把什么是海派讲清楚”。

 

海派书法是中国近现代书法历史的一个浓墨重彩的篇章,它的百年历程折射着时代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立足于历史的纵深,“原原本本把什么是海派讲清楚”,继而着眼于未来,持续关注和研究当下海派书法家的创作与趋势,这样对海派书法的梳理与前瞻,有益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整个海派文化和上海的城市精神。正是基于此,在商定《历史的星辰》大展的策展方针时,我们决定打破过去书法展仅挂立轴条幅单一的排排坐模式,运用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等方法,把海派书法放在特定的历史现场、城市背景、文化生态与从艺形式中重新审视,为观众全视角、多方位地展示一个不一样、不一般的海派书法。这样的布展方式,可更好地展示海派书法的存在方式与发展趋势、凸显海派书法的价值与意义。本次大展第三大板块中的“兴办教育、社团慈善”“画廊润格、出版收藏”“对外交流、文房事业”等十多个项目内容,对此进行了具体而生动的说明。如展览中有两件实物陈列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兴趣,其中一件是吴昌硕1914年全年润格账本《笔墨生涯》。账本的纸页已经泛黄并有虫蛀,弥散出岁月的沧桑与旧时的温情。账本显示,1914年吴昌硕的润格收入为5583大洋(折合成人民币约251275元),平均每月为465.25大洋。当时北京大学教授的月薪是180大洋至280大洋,技术工人的月薪在10大洋至25大洋。难怪当年鲁迅也感叹吴昌硕“润格之贵,则在中国确是一位艺术家了”。这个账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珍贵的民国经济样本和一段原汁原味的鬻艺信史。

 

《历史的星辰》大展所提供的历史资源、经典建树、艺术参照、笔墨启迪、创作理念都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意在让观众看到、看懂“何谓海派”。而对今天的海派书法来说,接下来要走的路,不仅是“何谓海派”,还应该有“何止海派”。正如“何止海派”艺术展开幕活动后,海派艺术馆举办了海派文化研究专家研讨会。会议聚焦“新时代、新海派”的主题,探讨了海派艺术与城市精神的共生关系,并展望了新时代海派文化的研究与创新之路。“新时代、新海派”之“新”,对于海派书法而言,是立足传承的不断创新,是从“何谓海派”到“何止海派”的一路求索。当下海派书法发展的趋势,还是重在艺术思考、笔墨抉择和创作取向上,还是应当有认知、有深度、有追求地走向经典、取法前贤、创新求变。海派书法家群体要不受时尚的影响和流行的左右,在创作心态上力戒浮躁而淡定高标,在笔墨形态上去除功利而博取多元。即努力践行海派书法的优秀传统是对笔墨质量的讲究、对功力法度的修炼、对艺术格调的推崇、对气韵境界的弘扬,从而保证整体创作实力和笔墨意识的提升。

 

时代大步向前,城市日新月异,在上海这座城市发端与发展的海派书法,应该从当下的生活中汲取新的艺术力量、确立新的追求目标,立足传承不断创新,精彩续写充满海派风格的、生机勃勃的艺术“成长史”。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