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笙品论语丨斯文在兹
—-选自《论语·子罕篇》
危急之中,众弟子皆惊惧不安,为了稳定大家的情绪,孔子说了这么一段话。
“斯文”,这个文化传统;“后死者”,指孔子及以后的人;“与于斯文”,参与到这个文化传统中来。
这段话的主旨是说,前人优秀的礼乐文化传到了我这里,我就是传承文化的人,只要上天不想毁灭这个文化,我们就一定能安度难关。
文不在兹乎?这文化传统不是在我身上吗!
当时的孔子,深信自己有天命之责,以传承“斯文”为己任,是文化的托命之人。
每当孔子陷入险境,都会提到“天”这个字,这个“天”,当然不是迷信的“天”,而是指“天命”,天之所命,接近于我们今天说的“使命”。
虽然不知道将以何种方式解围,但是传承文化的使命尚未完成,匡人必不能够中断阻止我们。
子畏于匡,可能是孔子所有遭遇中最凶险的一次。故事的结局怎样呢?
匡地之围,有惊无险。误会消除后,孔门师徒继续前行……
2500年过去了,我们今天能够接触“斯文”,能够“与于斯文”,能够读其书、述其事,足证“天之未丧斯文也”。
而面对“斯文”的我们,是否也担负着传承文化的使命呢?
希望每个人都能低声问一句:文不在兹乎?
斯文斯道,我当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