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笙品论语丨如之何
——选自《论语·卫灵公篇》
对于那些遇事不说“如之何”的人,孔老师也“末如之何”。
“如之何”,怎么办?“末如之何”,不知道怎么办。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能常问“怎么办”是个好习惯。
面对事情,能够先问自己“怎么办”?这是凡事预则立,事先计划周全,防范风险于未然。
对于行动,能够先问自己“这样做的结果会怎么样”?这是以终为始,注重因果。
遭遇困难,能够冷静下来问自己“怎么办”?这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迷惑不解,能够虚心向人请教“怎么办”?这是获得智慧和启迪的方法。
常问“如之何”,锻炼人的规划能力,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反思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仅做事如此,求学的过程也是如此。古人云“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学”与“问”相辅相成,是谓“学问”。
那些不问“如之何”的人,遇到问题,既不自问也不向人请教,做什么事都马马虎虎,既不用心思考,也不承担责任。这样的人,即便圣人也没有办法教诲他,因为他的心门是紧闭的。
常问“如之何”,是一个向未知世界打开心门的过程。
学会思考,学会致疑,学会提问,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只有问了,才会寻找答案;只有寻找了,才能收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