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笙品论语丨力不足也

原典
——选自《论语·雍也篇》
孔子说:“能力不足的人,是行进到中途实在走不动了,才停下来休息。你现在是画地为牢,还没开始就已经裹足不前了。”
孔子对于当时执政大夫掌握实权,架空国君的状况一向不满意,这让夹在老板和老师当中的冉求很是左右为难。
有一天,冉求说了这么一句话:“老师的道实在太高深了,我虽然心里喜欢,却没有足够的能力按照老师教导的方法去做。”婉转表达了想要放弃的意思。
孔老师则毫不留情,一声棒喝:“你根本不是能力不足,你是画地为牢,自己局限了自己。你连试都没有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这里的“画”字,用得很形象,在地上画一个圈,认为那就是自己的能力半径,认为自己没有办法突破。
“中道而废”,并不是停止的意思,而是指行至半途,力竭而息,等待有力时再前行。冉求还没开始就说“力不足”,是画地自限而非力竭而息。在孔子看来,“中道而废”好过裹足不前,至少,你努力过了。
冉求口中的“力不足者”和孔子口中的“画地为牢者”,虽然都表现为停止不前,但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力不足者”,是欲进而不能;“画地为牢”,是能进而不欲。
仔细看,冉求提出的是能力问题,孔子回答的却是意愿问题。根本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想不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