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笙品论语丨好古敏求

——选自《论语·述而篇》
孔子则明白告之,我可不是生而知之的那种人,我的学问是有来源、有方法的。
秘诀之一:好古。
什么是“古”?古之道。是那些经过历代圣贤积累、传承而流传至今的文化,是那些经过时光淘洗,历史检验而留存下来的智慧。
“好古”,点明了孔子学问的来源和方向,笃好古之道,从古圣先贤的“前言往行”中吸取养分,蓄养德行。
知道了学问来源还不够,几千年积累的文化是如此地浩瀚,学者难免望洋兴叹,不知所措。
孔子又给出了态度和方法。
秘诀之二:敏求。
“敏”,说的是态度;“求”,说的是方法。以勤敏不懈的态度,求得知识并求证知识。
敏以求之,通过学习、思考和实践,将古人智慧转化为自己真实的体验,化古为今,古为今用。
这样,虽然不是生而知之,通过学而知之,一样可以达成相似的结果。
其实,这一章说的是如何吸收、利用好历史积累下来的智慧。现代人在创造发明的路上,不要忘记我们文化宝库中积淀了几千年的古代智慧,要善于从中吸收养分,用古人的智慧启发我们的智慧。
如今的“古”,比孔子当时面对的内容更多更丰富。当日孔子的思想,也成了我们的“古”,同样值得我们敏以求之。

闵行区文联作协成员
《品论语》专栏作者
《水墨动画古诗词鉴赏专辑》撰稿人
《与圣贤对话》系列 主讲人
经典文化推广者